小球教研室以践行高校体育教育使命为核心,严格贯彻学校与学院教育教学规范,构建 "教学 - 科研 - 实践" 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。本学期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、深化教学改革为目标,系统开展教研活动、学术培训与赛事组织,现将工作实绩梳理如下,以期在总结中凝聚发展动能。
一、教育准备
(一)学期教学设计
2025 年 2 月 22 日,学院于 106 会议室召开新学期工作部署会,各教研室围绕教学目标分解、课程体系优化等议题展开分组研讨,形成涵盖网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等项目的教学实施路径图,为学期工作奠定规划基础。
(二)教学秩序把控

遵循教学管理规范,由院领导带队,协同教研室主任、教学督导及教学科成员组成专项检查组,对教学、场地设施、授课准备等环节开展全方位检查,以精细化管理保障教学启动阶段的平稳运行。

二、教研创新
(一)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转型
3 月初,教研室组织专题学习会,深入学习《大川学堂 - 爱课堂》课程以及《四川大学本科教育人工智能工具应用规范》等文件,构建 "AI + 体育教学" 的创新思维框架。
4 月 11 日,教师团队参与学校人工智能专项培训,重点掌握AI运用、虚拟教学场等技术,推动传统体育教学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。

(二)专项教研的深度碰撞
羽毛球项目组组长缪美灵老师领衔组织主题教研活动,紧扣“运动技能与教学方法”这一核心议题,借助案例分享、课堂模拟等多种形式,集结团队教学智慧,成功构建出可推广的教研成果。
在此基础上,缪美灵老师还鼓励团队成员积极交流心得,深入探讨教学难点与突破策略,旨在进一步提升羽毛球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体验。通过一系列的互动与研讨,团队成员不仅加深了对运动技能与教学法的理解,还激发了创新思维,为开发更多富有创意与实效的教学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三、赛事学术
(一)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
教研室工会负责人李若愚老师策划组织羽毛球交流赛,以 "以赛促练、以赛聚力" 为宗旨,搭建教职工技能切磋与情感联结的平台,助力校园体育文化生态建设。
该活动吸引了众多教职工的积极参与,不仅增强了教师间的凝聚力,还激发了大家对羽毛球运动的热情。比赛中,教师们展现出了高超的球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,进一步弘扬了体育精神,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。


(二)顶级思维的讲座学习
4 月 16 日 9:30,特邀前国家队网球总教练蒋宏伟先生于望江研究生楼三区 301 开展《竞技网球训练领域需关注的若干要点》专题讲座。
蒋宏伟先生作为国家级教练、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,曾执掌国家网球队总教练一职,主持国家决策咨询项目《中国职业网球发展路径》,其专著《往事,网事》深刻阐释中国网球职业化进程。讲座中,他围绕训练周期规划、运动损伤预防等核心问题,为教师团队提供国际视野的专业指导。

(三)教学工作的数字宝箱
不同时段共享的文件资源和线上学习,构成支撑教研室工作的 “数字工具箱”,覆盖教学全周期管理
(四)学生赛事的顺利举办
大杯"2025 年学生羽毛球、乒乓球、网球锦标赛等小球比赛,赛事覆盖全校学子,以 "厚德强体,揆文奋武" 为精神引领,既检验教学成果,亦培育学生的竞技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。


四、总结
本学期,小球教研室全体教师精诚团结,圆满完成了既定工作任务,基本达成了预期目标。然而,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若干不足之处,需持续改进。鉴于此,教研室决定在全面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,及时展开反思与调整。我们将秉持坚定的信念,携手推动小球教研室向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向迈进,为工作开创崭新局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