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2025学年春季学期大球教研室在学院党政的领导和统筹下,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要求,围绕教学、竞赛、教研等核心任务,团结协作、积极进取,较好完成了本学期各项工作任务。现将本学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:
一、教学工作
(一)课程安排合理,应对气候变化及时调整
本学期,大球教研室承担了篮球、足球、排球等项目的公共体育课与专业技能课程,涵盖全校多个年级和专业,教学任务较重,整体安排紧凑、运行平稳。
受本年度夏季气温持续升高影响,为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教学安全,教研室根据学院“一游”政策统一部署,及时调整教学安排:
·前12周:大球类课程均按原计划有序开展,教学内容包括基础技术教学、技战术训练、竞赛规则讲解与实战演练,课堂组织规范,学生参与度高,教学效果良好。
·后5周:根据学院要求,统一调整为游泳课程教学。教研室教师积极配合场地与课表调配,协助开展教学工作,保障教学任务顺利衔接,课程实效性未受影响。
教学过程中,教师注重实用技能与体育精神并重,关注学生个体差异,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,学生反馈普遍良好。


(二)教学改革稳步推进
为适应体育教学发展趋势,教研室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:
·推行“项目式教学”和“实战导向教学”方法,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感和团队协作能力;
·在大球课程中融入“课程思政”元素,弘扬拼搏精神、规则意识与集体荣誉感;
·积极推动课堂评价方式改革,尝试引入过程性评价、小组互评、视频回放技术等形式,提升评价的科学性与全面性。
教研室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,不断优化教案设计与教学实施路径,整体教学质量稳步提升。
二、教研与课程管理
(一)教研活动常态化开展
本年度教研室共组织多次教研活动,围绕教学内容优化、课堂组织策略、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等议题展开研讨,促进教师间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。同时结合新形势下课程目标要求,对课程标准与考核方式进行动态调整与修订。

(二)教学管理规范高效
教研室认真落实学院教学检查、听课评课、课堂巡查等常规工作机制,强化教学运行过程管理,确保课堂纪律、教学秩序良好。对青年教师给予教学支持,推动“传帮带”机制落地,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均衡提升。
三、竞赛与训练工作
(一)校内赛事组织有序
教研室全年参与组织策划“院际杯”系列竞赛,包括足球、篮球、排球等赛事,丰富学生课余体育生活,提升体育参与度和归属感。赛事组织严谨、流程规范,充分调动了各院系学生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。



(二)代表队训练常态开展
教研室指导多支学生代表队定期训练,并参加校内外多项比赛,在团队协作、竞赛能力、精神面貌等方面展现良好风貌。训练安排科学合理,注重基础体能与专项技战术并重,训练氛围积极向上。



四、团队协作与运行保障
教研室成员分工明确、团结协作,积极完成教学、竞赛、活动组织等各项任务,整体执行力强、响应迅速。教师之间互相支持、共同成长,形成了良好的教研室文化氛围。
教研室在完成常规任务的同时,积极参与学院教学管理、校园体育活动、招生测试等保障性工作,发挥了团队整体作战优势,为学院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五、问题与展望
虽然本年度工作整体运行良好,但仍存在如下问题:
·大球课程场地资源仍较紧张,特别在高温或雨季情况下,教学调配压力较大;
·大球课程的层次化设置、选项机制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之间仍需进一步匹配;
·学生课外参与率存在不均,部分项目学生主动训练积极性不高。
针对上述问题,教研室将继续完善课程体系、优化场地资源使用、丰富竞赛激励机制,提升学生参与度和课堂满意度。未来大球教研室将坚持“以生为本、服务育人”的宗旨,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:
·深化教学方法改革,提升课堂参与感和教学实效;
·加强课程内容建设,推动“大球+体能+思政”融合育人模式;
·提高代表队训练质量,力争在省级及以上赛事中取得更好成绩;
·优化团队管理机制,增强教研室凝聚力与执行力。
我们将继续努力,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